
给孔子的一封信【精】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书信吧,书信是具有明确而特定的用途和接受对象的一种交际工具。那么,怎么去写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给孔子的一封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孔子的一封信1尊敬的孔子爷爷:
你好!带着一种钦佩,我向你倾诉我的感受。
孔子爷爷,我是通过父亲的书柜认识你的,包括《尚书礼记》、《蔡志忠漫画》、《孔子说》、《中庸》、《论语》,虽然我没有读过一本书,也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许多东西,但我也学到了很多。
我从小就受到各种艺术的影响。我喜欢弹钢琴,跳舞,画画等等。当然,古代的散文和诗歌也不例外。我们充分享受着社会主义家庭的阳光雨露,享受着改革开放时代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时间匆匆,我走进了中学的大门,过去的快乐时光消失了。每天都可以称为“早出晚归”。六点多起床,早饭后直接去学校。在路上,你还得复习中英文书。如果你不复习,你就做不到。当你到了学校,你可以通过汉语听写,英语听写,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很快就会变成关羽,他已经通过了五关,杀死了六个将军!
孔子爷爷,虽然我早上在上学的路上用过,但我的近视度数也被“用”了——小学三年级时是100,四年后的今天是400。大部分学生都是“医生”,戴着眼镜,少200度,多600度。我不知道有多少学生近视,有多少人戴那副眼镜。
孔子爷爷,你说过“学而不累,教而不累”。我们能不无聊吗?5天的课业已经累得要散架了,很多学生周末还得上各种补习班。
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80%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从长远来看,我们软弱的身体怎能成为一种社会责任?
学生们必须努力学习。在社会和学校看来,分数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他们得不到高分,他们就不是好学生。我们如何“从过去吸取教训”?更不用说当老师了。
据悉,在今天的中国,小学毕业生在美国读书时,不需要学数学。这是国民教育的骄傲吗?是中国学生的幸运还是不幸?
我相信学校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好的,老师也爱我们,我也爱我的每一个老师,他们也是“应试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让我们找不到北方。社会需要这样一批解决问题的专家来建设吗?事实上,我们的师生已经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而“同舟共济,同舟共济”。
孔子爷爷,你能告诉我怎么办吗?
几乎一生都在从事说教解惑教育,倡导“因材施教”,倡导“知为知,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教我们做人、处世、做学问。
今天,我们呼唤素质教育,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学,不足为奇”。我想说的是,让我们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我期待着学习“知”、“善”、“乐”的真正出现。我期待着你走进我们的书本、教室和操场。我也期待着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像你们一样布道、教书、解决问题。如果是的话,这是我们的荣幸。
给孔子的一封信2您好!
近日怎样?
我想您也许不认识我。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您在别人的心里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你虽离我们远去,可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张没有因为时间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心中蓬勃生长。包含您思想的《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您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
孔爷爷,您知道吗?由于读了您的《论语》,我小的时候可闹过不少笑话呢!
不信,您喏——那时,我当时正好八岁。偶然间看到了您《论语》中的一句话,叫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割不正不食??????”当时,读了您下面的注释,原来这是一种饮食习惯。然后我就在想:怪不得别人会崇拜您,原来您的饮食习惯都这么独特。如果我也照这种饮食习惯,会不会也一样被人崇拜呢?说干就干。于是乎,我开始监督起了妈妈,非要让她照着您书中所说的去做饭,否则我就坚决不吃饭。妈妈没办法,为了那时长身体的我,为了不让我的骨骼发育遭到破坏,只能依照我的话去做(您不要以为父母很溺爱我哦)。那天我折腾了妈妈一上午,才做出了您那所谓好的食物。吃饭时,我觉得这跟平时的饭菜没什么区别,那您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令人崇拜的对象呢?不一会爸爸回来了,看着心不在焉的我,立即知道我心中有事。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开始盘问起我,无奈之得从实招来。听完我精彩的“演说”后,爸爸竟哈哈大笑,我不理解爸爸为何大笑,不理解我的“演说”有何问题,也不理解您到底为何云者。而后,我又开始了大调查。孔爷爷,您是世人心中的“大圣人”,您知道您的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是多么重要吗?正因为有了你当初的仁爱思想,才有了今天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纽带,您的思想也曾深深教育过我。
有一次学校要我们几个去把办公室打扫一下我就跟我的同学说:“我还有事,我先走了,你们帮我打扫一下,OK?”我的几个同学就说:“没问题,你有事就先走吧!
这交给我!
”其实我根本没什么事情,只不过想玩玩,不想打扫只好这样说了。第二天我问他们昨天几点走的?他们说7点走的,有一个人说他回家作业写到12点才写好困死了??????当孔爷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映入眼帘时,如一只利剑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脏,是啊,自己不愿承受的事情,为什么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呢?如果那样,我和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感谢您,孔爷爷,是您给我的人生上了生动的一课,终身受用的一课。
其实,孔爷爷,您教给我的何止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选择朋友,“不耻下问”让我攻克更多难题,学习更上一层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君子……孔爷爷,您的闪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孙后代的茫茫路途,指引着他们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孔爷爷,看到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给孔子的一封信3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
晚辈乃数千年后之人,无缘与您相见,但从史书的记载中对您略知一二。您潇洒倜傥,自幼好学,青年从政,首创儒家,万世师表,晚辈对您深感敬佩。
您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您被后世尊称为“孔圣人”,您的《论语》一书,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封为中华传世名著,您的儒家思想成为当今社会的制法题材,您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
不仅如此,您还是我的良师益友,当我自认为课堂上听懂了就不再复习巩固时,您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我静下心来,认真复习,取得新的收获;当我因学习名列前茅而骄傲时,您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刻给我敲警钟,让我不敢放松,虚心学习他人的强处;当我不想参加劳动想让别人代劳时 ……此处隐藏9077个字……身材高大,气势非凡,透露着一种仁爱、智慧。《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您许多弟子的形象:颜回的沉默聪慧,子贡的聪颖善辩,子路的豪爽鲁莽,都栩栩如生,您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您考虑了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优缺点、不同的长处,给予了不同的教导,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更是那些至理名句,千古流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这些名言,实在不能用语言说出它的精妙,好似重山,走进一座,更有一座,令人深思,回味,拍手称快。
您,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伟人、毋庸质疑的成功的教育家,为历史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人们将永远铭记您,时刻谨记您的教诲,这2500年前的文化,是最绚丽的文化。
愿这封信,带着我的敬佩和想望,穿越现在,送给长眠与地的您。
写信人:
日期:
给孔子的一封信13尊敬的孔子:
你好!
这封信是二千多年后一名敬重你的中学生对你写的。你可曾知道,你已是中国的代表人物,甚至全世界,你也颇负盛名。
你是一个幸运的人。
看《春秋》,读《论语》,哪一本都能品出儒家学派、孔子学说的精髓。你是那般耀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你的思想在发着光芒,无论多长时间,经过多少次冲洗,那个亮点似乎只会更加耀眼。
品论语,思学说,哪一句都能反映出你那令人尊敬的品质精神。这一句“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你的乐观跃然纸上,又一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你对行义的追求令人敬佩。再一句“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亦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你的谦虚使你无愧于“圣人”这个赞誉。句句经久不衰的语句,在今天,却依然是影响甚远。
曾几何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把你那儒学精髓又发挥至极。2008名中国人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琴声中,近几名“孔门弟子”齐诵论语,击缶声、诵读声传接了世界的心,传到了二千多年前那伟大的孔子。你是多么幸运那!
然而,你也是个不幸的人。
周游列国,历尽艰辛。被齐景公赏识,却被人阻拦,欲被加害,只好仓皇而逃;后又当政,采取措施又半途而废,再次被嫌弃;几回卫国,却不被任用;在两国交界,被人围困,绝粮后获救,在楚国又被敬而不用。现代的电影《孔子》与你当时的苦难可以说无法比拟。
可这又怎样?是金子必经火熔铸烤。你流芳百世,弟子上千,你的思想让现在的中国也引以自豪。你虽没改变世界,却影响世界。真诚感谢你-伟大的孔子。
此致
敬礼!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4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中学生,虽然我们相隔之如同银河般遥远而漫长的时间距离,但是我对您的敬意不会消减。《论语》就好像是时空的纽带,向您送去我最崇高的敬意,《论语》就宛如那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照亮着人生的道路。
在懵懂无知的金色童年里,《论语》谆谆告诫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朝气蓬勃的豆蔻年华中,《论语》循循善诱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光荏苒,当锦瑟年华来临时,《论语》再三劝告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回首往事,在我成长中,《论语》仿若一对隐形的翅膀,带我去翱翔知识的天空;又恰似一叶坚固的小帆,带我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它那句句哲理早已在我心中潜移默化。
尊敬的孔子先生,在这生活节奏快的时代,专家不计其数,而他们那些口若悬河的长篇大论正渐渐埋没您的真理哲言,算然现在的学生正接受着您儒家思想的洗涤,但在课余生话中,他们爱不释手的永远是那些低俗的漫画和描述着风花雪月的爱情小说。即使他们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但也只是停留在嘴上,并没有真正的去实践,去思考内涵。他们那浮光掠影般的学习,就如欣赏一朵花,只看光鲜美丽的外表,并没有深入了解它为什么如此美丽,那么他们永远都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无法理解哲理的深刻含义。
然而,阻碍儒家思想推广的不仅仅是上述的,还有许多来自各处的批评与不理解。网络、电视上许多人都说您的《论语》毫无用处,在疯长的房价和微薄的工资前,仅仅只是一纸空文,对其的内容更是不以为然。可是他又是否明白真理对人类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即使你拥有着巨额支票。知识还是买不来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即使我身居陋室,但是从内散发出来的墨香与气质,也能把陋室点缀得“陋室不陋”。我始终相信,改变命运的是知识,而不是金钱。
尊敬的孔子先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定会弘扬您的儒家思想,传播儒家思想。让其传遍海内外,为其再续辉煌!
此致
敬礼
您的后人:李谷
20xx年5月15日星期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5亲爱的孔子前辈:
您好!我是您的晚辈。我对您充满了敬佩之情,佩服您所说的做人道理,佩服您教育人的方法.
从古至今,您的言行被您您的弟子记录所编制的《论语》对世界深受影响,教育了无数子子孙孙。正如《论语》中所说:放于力而行,多怨。这告诉了我们我们应该为别人的利益考虑后,再考虑自己。还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让我懂得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像流水,白昼黑夜都在流逝,只要珍惜它,它才不会辜负你。人们最应该懂得的是“百善孝为先”: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们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我们还应关心它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尊老爱幼的人吧!俗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个谦虚的人学习知识是不会满足的,一个敬业的人教诲别人是从来不会懈怠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说了:不要为自己的优点而骄傲。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发扬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这样才可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十全十美的人。
孔子前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超过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跃升为世界第一大馆。博物馆门前竖起了您的神像,把您的主张“仁”“义”“礼”“智”“信”继续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
孔子前辈,“仁”“义”“礼”“智”“信”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让我们明事理、讲道德、守信用,将来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写信人:
时间: